LLWiki正在建設中,歡迎加入我們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LLWiki:封禁方针」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LLWiki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恢复Masanaga讨论)的编辑至Yumeto的最后版本)
標籤回退
第24行: 第24行:
*泄漏个人信息(不论信息是否正确);
*泄漏个人信息(不论信息是否正确);
*持续的侵权行为;
*持续的侵权行为;
*持續在本站声优条目加入無參考來源的资讯、對该声优名譽有潛在影響的資訊和与该声优完全无关的资讯
*持續在本站声优条目加入無參考來源的资讯、對该声优名譽有潛在影響的資訊和与该声优完全无关的资讯
*持續發布和LLWiki無關的廣告和宣傳信息。
*持續發布和LLWiki無關的廣告和宣傳信息。
如因有人泄漏其他用户的个人信息或威胁其他用户安全,管理员可在其他管理员同意下永久删除与事件有关的编辑。
如因有人泄漏其他用户的个人信息或威胁其他用户安全,管理员可在其他管理员同意下永久删除与事件有关的编辑。

於 2022年4月29日 (五) 16:41 的修訂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以下為LLWiki的封禁方針。管理員和巡查員可按照如下方針,對用戶進行封禁。

封禁的用途和目的

封禁的目的是透過移除干擾來源,或鼓勵其改過,以避免未來出現問題的機會。封禁不應被用作復仇和懲罰的工具,也不應在不涉及行為問題的情況下使用封禁。

所有封禁均用作避免LLWiki受到破壞,或減低潛在問題發生的機會。封禁應是阻止上述問題的最後手段,只用於應對以較溫和的方法不能解決的問題和持續違反方針的行為,而適當運用這手段能透過以下四個方法避免上述問題出現:

  1. 避免對LLWiki進行迫切的或嚴重的破壞或干擾
  2. 透過增加有不當行為的用戶的編輯難度,制止該用戶對LLWiki的干擾
  3. 讓有不當行為的用戶了解LLWiki不能容忍其行為,應改善及避免該不當行為持續
  4. 鼓勵有不當行為的用戶以社群認同的有建設性、適當的編輯方式對LLWiki進行貢獻

在某些情況下,管理員和巡查員會延長封禁期限,以避免LLWiki受到破壞及鼓勵用戶停止干擾LLWiki,重新開始對LLWiki作出貢獻。

需要封禁的情況

封禁通常用於以下情況,但不限於這些情況——特別是其他方針有具體規定的情況。

保護用戶或社群

管理員可能封禁一個用戶以保護LLWiki。保護目的的封禁用於應對以下行為:

  • 持續人身攻擊;
  • 進行人身、財產或法律威脅;
  • 威脅用戶安全的行為;
  • 泄漏個人信息(不論信息是否正確);
  • 持續的侵權行為;
  • 持續在本站聲優條目加入無參考來源的資訊、對該聲優名譽有潛在影響的資訊和與該聲優完全無關的資訊;
  • 持續發布和LLWiki無關的廣告和宣傳信息。

如因有人泄漏其他用戶的個人信息或威脅其他用戶安全,管理員可在其他管理員同意下永久刪除與事件有關的編輯。

防止破壞

如果用戶的行為影響LLWiki的運作,就會被管理員和巡查員封禁。至於何謂影響LLWiki的運作的行為,主要是不適合LLWiki彼此尊重、坦誠、溝通、友愛氣氛的行為,及一切影響讓參與者合作,和諧地創建這個LoveLive!系列的百科。以下列出部分被認為需要對帳戶作出封禁的行為:

  • 持續的破壞性編輯;
  • 持續擾亂LLWiki的行為;
  • 持續嚴重的不文明行為;
  • 持續的騷擾行為;
  • 持續的廣告宣傳;
  • 持續編輯戰或過度回退;
  • 持續的干犯其他方針與指引

對於非經常性破壞,用戶一般會在被封禁前受到數次警告;至於有計畫、經常性破壞者則一般不會在封禁前有任何警告。但所有封禁在執行時一般應在被封禁用戶的對話頁給予適當的說明,以減少爭議。

無預警情況下的封禁

以下用戶名稱或帳號因為會影響LLWiki運作,有可能會在無預警的情況下被封禁(一般為對賬號永久封禁):

  • 只用作干擾LLWiki運作(如破壞)的用戶帳號;
  • 不適當的用戶名稱;
  • 在獲得批准前運作的機器人(除去為了展示或測試功能而進行的示範性編輯,但這些編輯應當是無害的),或在運作不被批准的工作的機器人;
  • 同一IP下,使用多個賬號進行短時間內的大量破壞。
  • 同一IP下,使用多個賬號進行短時間內的騷擾。

保證用戶權限

以下不適合的用戶(帳號)可能被封禁:

  • 公用帳號,即用戶名和密碼他人可以得到或者多人共享;
  • 不恰當的用戶名稱;
  • 未經許可或者行為超出許可範圍的機器人。

封禁不適用的情況

有利益衝突的情況

管理員不應該封禁與他/她有編輯爭議的用戶——這些封禁應交由其他管理員處理。此外,管理員也應該注意在處理和他/她的貢獻頁面和條目類別的封禁時有可能出現的利益衝突問題。

以冷靜為目的的封禁

請不要以要用戶冷靜為理由封禁他/她——因為結果往往會適得其反。但,一些需要冷靜下來,而且曾作出破壞性編輯的用戶,則應該被封禁。

記錄警告

封禁不應被用作記錄用戶的警告,因為短暫的封禁一般均被視為懲罰性的封禁,而且對該用戶也有不良的影響。

解除封禁

解除封禁可以有許多種原因,包括:有管理員認為封禁不妥當、更改封禁設定及發現有用戶被錯誤封禁。而用戶自身也可以透過申訴,讓其他管理員重審有問題的封禁。

封禁申訴

如被封禁用戶認為封禁不合理或有所疑問,可要求管理員或巡查員對封禁作出覆核。如要提出覆核,請把自己對封禁決定的疑問或要求覆審的理由置於自己用戶討論頁頂並於頁中展開討論。

進行覆核的管理員必須不是對該用戶作出封禁的管理員,以避免利益衝突。

覆核後結果應加入模板中,顯示此覆審已完成。如確認封禁屬於不適當,需在解封原因中說明,並移除被封禁用戶的對話頁中相關的封禁通知。用戶如仍不服裁決,可在新的模板加入新的理據繼續上訴。而先前負責覆審該封禁的管理員不應負責覆審其後再次提出的覆核申請。

封禁執行者的注意事項

本段講述管理員和巡查員執行封禁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教育用戶

所有用戶均曾經是一個新用戶,而且每個人都曾犯錯。因此我們均不應傷害新手,我們歡迎他們,耐心教導他們,並假定他們都在嘗試對LLWiki作出貢獻。在他們違反我們的方針和指引時,我們應該提示他們,避免他們進一步犯錯。管理員和一般用戶均可以模板或自行編寫的勸告(建議)提示犯錯的用戶,封禁應為最後的手段。

在執行封禁前,管理員必須確認該用戶已明白(或已被告知)相關的方針和指引(警告是其中一個方式),並已給予足夠時間讓他停止不當的行為。但管理員可在未經警告的情況下對一些進行被禁止行為(如操作傀儡、明顯破壞、人身攻擊等)的賬號進行封禁。在執行封禁後也應通知用戶。

解釋封禁原因

在LLWiki,封禁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封禁一個用戶需要有充足的理由,包括可供查證的證據、合理判斷及所有支持該封禁的因素。

執行封禁

區段IP封禁

區段IP地址封禁需要非常謹慎——封禁一塊區段IP地址可能影響大量用戶,但破壞者可更換IP地址繼續破壞。因此,管理員在區段IP封禁前,應先檢查多少用戶使用該區段IP,然後謹慎考慮封禁期限,儘量減低對其他用戶的影響。還有,IP地址不應被永久封禁,IP地址的封禁最長應為30天。如真的需要對區段IP執行封禁,應建議受影響的用戶申請成為IP封禁豁免用戶,使其不受影響。

厘定封禁期限

封禁的目的是預防被封禁用戶的不當行為進一步惡化,而不是懲罰該不當行為。因此封禁期限主要是根據用戶會否重返而定。如該用戶是某方針的慣犯,管理員和巡查員應給予較長的封禁,以減低對LLWiki的干擾,並避免增加維護工作的負擔。簡而言之,管理員和巡查員在釐訂封禁期限時應考慮以下兩點:

  • 該不當行為的嚴重程度;
  • 該用戶是否初犯。

此外,在厘定同一行為的封禁期限時,對共享或動態IP地址的封禁期限一般應較對註冊用戶和靜態IP地址的期限短,以減低對其他使用該IP地址進行編輯的人士的影響。

雖然封禁期限應根據實際情況決定,但仍有一些可供參考的標準:

  • 初犯者的封禁期限應為72小時,再犯者則應適當地加長封禁期限;
  • 明顯只用於破壞的用戶應被永久封禁;
  • 對於保護性封禁,其期限一般為需要保護的期限(通常為永久封禁)。

永久封禁

永久封禁是一個永不失效的封禁。永久封禁通常用於防止嚴重干擾或威脅LLWiki正常運作的行為,或嚴重侵犯LLWiki政策的行為。這能避免該用戶的行為產生更多的問題。

對於社群來說,永久封禁一個用戶可被理解為完全禁止該用戶進行編輯(如無管理員解封的話)。但在一般情況下,我們建議給該用戶一個最後機會——在某段時間暫時解封該用戶,並在被觀察的情況下繼續編輯,以確保他/她未來不再違反LLWiki的政策。

設置附加封禁方式

在設置封禁時,可設置一些特定的封禁條件。但這些條件應適當使用,以下是一些使用指引:

  • 賬號創建:在封禁不適當的用戶名時,不應啟動這個功能,以容許用戶創建一個適當用戶名。但封禁一些惡意創建的用戶名,或用於破壞的用戶時,則應啟動此功能。
  • 編輯自己的討論頁:除非被封禁用戶持續濫用自己的討論頁(如多次重複(無新理據)的申訴),一般封禁不應啟動此功能。